针灸学
学生在完成中医基础学课程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针灸经络、穴位和针灸技术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除了上课的时间以外,学校还提供在校教室20天练习课 (每学年10天)。另外,学生需要参加理论学习小组,互动练习小组以及临床见习和实习等活动,通过两年期间的学习,为您顺利毕业后能独立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授课老师

黄俊
黄俊毕业于广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厦门大学中医系,获双学士学位。她师从高继平学习中医经典,是董氏针灸第一代嫡传弟子王全民的第五代嫡传弟子。她热衷于钻研传统中医经典,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擅长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治疗各种疾病。自2020 年以来,她一直在神州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教学工作。
夏林军
夏林军,医学博士、教授,中医主任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亲传弟子。
现任匈牙利塞梅尔维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荷兰神州中医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匈牙利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东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世界传统医药论坛副主席,世界中联主席团执委,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委会和头针专委会副会长,世界中联高职评审答辩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杂志》编委等。2012年获得在匈推广中医文化突出贡献奖。
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专长针刺手法和遣方用药。编写《古今医统大全》、《中医基础理论》等多部著作,发表《飞经走气针法及其临床应用》等学术论文40余篇。
杨志刚
杨志刚,男,1977年毕业于上海牙科专业学校,就职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口腔病防治院。先后担任口腔科医师,口腔科主任。
同时进修中医专业,并利用中医方剂治疗牙周病,临床实施针刺镇痛和电针麻醉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给当年多次参观我院的国外医学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1984年申请并获得上海青年医学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完成两年临床科研并获得1986年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医学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1987年应邀到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院进行两年临床针刺镇痛科研工作并于1989年发表论文刊登于奥斯陆医学杂志。
1990年加入荷兰针灸协会(N.V.A.)并在Hilversum建立中医诊所行医至今。
1991至1998年在荷兰比利时联合中医学校JingMing, BaoKu任教。
1994-1999任维也纳日本Hara Shiatsu 学院担任中医讲师。
2015年起在神州中医药大学任教。
2021-2022多次在荷兰中医学会Zhong年会及再教育大会上发表学术演讲。
杨宣
杨萱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获中医学及生物医学学士学位,并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硕士学位。自2014年起,她以注册中医师的身份在博爱医院—中大中医药中心的门诊及神经科病房从事中草药及针灸临床工作。同时,她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卫生署合作,开展针灸治疗中风后综合征及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她亦曾指导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医本科生完成临床实习。2018年,她前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深造妇科专业。2019年,她移居荷兰,在神州诊所担任中医师,同时作为针灸与中草药学学生的临床实习导师。
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年课程的主要内容:
- 针灸基础理论
- 经络系统概论
- 特穴理论
- 经络和穴位的基本知识,包括14条经络路径;常用穴位的位置、功能和临床适应症
- 针刺技术
- 灸法和拔罐
- 头针、耳针和电针法
- 基本穴位组合
第二学年课程的主要内容:
- 针灸治疗总论
- 针对以下疾病类别的针灸治疗:
- 精神疾病
- 神经疾病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肌肉骨骼和疼痛
- 免疫疾病和过敏症
- 胃肠和呼吸道疾病
- 皮肤病
- 耳鼻喉科疾病
- 妇科疾病
- 儿科疾病
- 其他常见病,包括慢性疲劳综合症和戒断综合征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师
课程表:
2025-2026 课程安排时间表
上课时间:10.00 – 17.00 午间休息:1小时
第一学年课程时间表
2025年
9月20+21日 10月18+19日
11月15+16日 12月13+14日
2026年
1月17+18日 2月7+8日 (期中考试)
3月14+15 日 4月11+12日
5月2+3 日 5月 30+31日
7月(期末考试)
第二学年课程时间表
2025年
9月13+14日 10月11+12日
11月8+9日 12月13+14日
2026年
1月10+11日
1月31日+2月1日 (期中考试)
3月7+8日 3月28+29日
4月25+26日 5月16+17
7月(期末考试)
注:除了标注有“网”字的为网课外,其余均为现场课。在学习期间,课程的时间安排有可能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神州保留随时修改日程的权利。如注册学生人数不足,课程将暂停。